高三最后60几天,不耍点手段走捷径是不行的!想提分就按照这个做|新动态

2023-03-29 20:07:37 来源:哔哩哔哩

想要赶上别人努力了3年、300多天的效果,听起来是不是很扯淡?高考就在眼前,弯道超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走捷径。

孩子们都知道“两点之间的直线最短”的道理,所以我不需要多说什么。

高三90多天,想让自己的成绩更上一层楼,比如300分冲本科,400分以上冲一条线,一条线左右冲211/985大学,那么你首先要走的就是“走捷径”。


【资料图】

这种投机行为并不能让你去押题,去学习什么秒题大招或技巧等,取而代之的是让你有范围、有针对性地去,尽可能地得到你应得的分数,实现最大化。

我可以肯定,对自己没有信心的同学,下面的每一点你都可以认真做到,3个月进步100-150分是现实,而非梦想。

我没有吹,我用事实说话,一位去年考过的高三学生,在高考前的最后三个月里,从430多名进步到584分,冲进了一所不错的211大学。因此,别人可以做你的事,你害怕什么?至少要努力拼搏,不管结果如何,都比你站在原地要好。

以下这一过程,是我自己亲自测试也同样用在许多同学身上,并有效地提分成功,如果你还想提分,那就按照流程去做。

No.1 

划定范围,减轻复习负担。

由于你只有3个月的时间,想要完全复习别人3年的知识点,对自己基础很差的同学来说,即使你不吃不喝不睡90多天,也是不可能完成学业的。更有甚者,你现在可以挤出来做额外的复习,而且很少有时间。

因此,你要做的就是在高考范围内,只针对你应该得分的范围。例如,你现在400分去冲一本,假设是540分左右,加上20分的容错空间。在高考750分的范围内,你只需要在560分的范围内对考点和题型进行评分。

拆分到具体科目,数学要考120分,就要在试卷上做什么题?涉及哪些知识点和题型?剩下的30分,你可以完全忽略它。

如下图:

同时,在你应该得分的范围内,也分为:简单、中等和困难,这三个等级。那么从易到难,循序渐进地去拿分,就像升级打怪一样,一关一关地去闯。使您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什么,同时也在减轻您的复习负担。

怎样确定你应该得分的范围?

以你的目标为导向,找出每个科目的差距(比如数学70-120分,差50分),总结每个科目往年的高考考点,找出你需要在这些考点中解决的50分差距,确定它们对应的题型、分数和你的分数,然后从基础(比较简单)开始。、分数重,你失分多的题目和考点,开始一一学习。

No.2

研究题型,构建题型体系

范围清晰,相应的知识板块和考点也清晰,你要做的就是去研究题型,模板化、标准化每一个问题的解题思路,形成你的问题体系。

第一步不是马上投入到做题中去,而是先了解知识点。如果你没有理解概念和原理,那就去做题,百分之百是做不到的。在学习相应的知识点时,要根据逻辑串联起来,最好把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的形式。

自然,在这个过程中不懂的多问同学和老师。

接着去刷题,研究题型。

使用的材料是:5-10年高考真题试卷和按专题分类的刷题材料(如某某基础2000题)。

刷题流程:

✅首先只做真题套卷同位置的所有题型,例如每张试卷都只做第一个答案,写完后仔细分析总结,找出真题卷的出题规律和解题思路。

✅在真题卷上练习后肯定不够,拿出你的专题分类资料书,去刷相应的题型章节。把你在套卷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或套路带进去验证一下,看看这个问题的规律是否适用?有什么不同?哪里有变式的地方?

必须将错题分类整理成错题本。

✅完成专题训练后,可将试卷拿出来进行套卷限时训练。这个时候你会发现,有些问题在当时总结的时候已经看懂了,思路也学会了,但是过了这几天,你又没有做出来,或者想法卡住了。

这样就证明你对这类题型不够熟悉,拿出来单独训练。

总结出来的题型,按逻辑一层一层的梳理,比如这个知识点会有5个题型,每个大题型下都会分成单个小题型(问法),每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不一样…都可以以“树状图”的形式概括为系统。

No.3

反复刷错题,不断补漏。

这个我嘴里已经说过气泡了,但是不知道你听了多少。错误的问题没有解决,那么你从高三开始花时间总结错误的问题,就没有意义了,那就是假努力。

最终冲刺阶段,每周固定2小时重刷本周总结的所有错题,错题不再出错,分数可以提高。

根据以上流程,针对你在重刷错题时仍然无法完成的问题:回到课本上学习知识点,然后找同类题目做深入的专题训练。

反复总结错题,并列出自己的错题表:

根据你的错题分析表,重点是填补漏洞。

当你的错题表上的错题逐一减少时,就证明你的分数在一点一点上升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