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栖凤社区位于安龙主城区,面积1.8平方千米,常住人口6650户16478人,流动人口1227人,出租房屋360户465人,机关企事业单位50个,特行娱乐场所34家,沿街商铺及餐饮场所75家,寄递业11家,是安龙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商贸中心。按照贵州省公安厅实施“八大警务”部署,以县局“三基四防四见”为核心,全面激活基层社会治理“神经末梢”,栖凤派出所“树牢主防理念,落实主防责任”,通过警网融合探索推行社区预防警务最小防范单元治理,不断构建和谐、幸福、阳光社区。
建立坚强战斗堡垒。在栖凤社区党总支的领导下,栖凤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保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撬动整合多元化调解室、社区警务室、基层社会组织等多种力量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公益服务,开展服务人民群众、风险隐患排查、矛盾纠纷化解、巡逻防控等“比学赶超”活动,让党旗在栖凤社区预防警务工作中高高飘扬,将栖凤社区打造成为“枫桥式”社区。
推动深度警网融合。栖凤社区警务室1名专职社区民警,4名专职辅警,1名社区警务助理,流动前哨巡逻车1辆,对讲机3台,4G执法记录仪1台。栖凤社区积极推进社区民警进支委、进社区班子,由支书担任党小组组长、社区民警担任网格治安指导员,4名辅警担任网格治安巡查员,构建社区民警主导、司法所和社区书记、主任为主体、警务网格长、楼栋长和治安积极分子参与的网格治理单元。社区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共有25个网格,每个网格聘请1名社区工作者作为网格长,为将警务网格与“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”25个网格深度融合,栖凤派出所将栖凤社区划分为8个警务大网格、25个警务服务小网格,从而构建了“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社区警务室、社区民警与网格员”的“三合一”组织架构体系共同开展工作,以“九小场所”管控和打击违法犯罪为目标,在8个小区拓展延伸线索信息来源,确保信息采集、矛盾化解、隐患排查、治安管理、流动人口服务、社区矫正等事务在格中办、人员在格中管、信息在格中采、风险在格中消等方面提供组织保障。
实招化解矛盾纠纷。栖凤社区采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4+4+1模式,确保矛盾纠纷能够第一时间发现,确保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得到化解,确保疑难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推送。“4”种发现方式:日常工作发现、警情发现、社区干部(网格员)入户走访排查发现、网络舆情巡查发现四种发现方式;“4”种化解工作方法: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、多元联动化解四种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;“1”个兜底措施:建立重点、疑难矛盾纠纷台账,并第一时间将疑难矛盾纠纷推送相关部门提级化解处置。
打造加油“萤光”队伍。巡逻防控社会化,拓展护民新警务,做到专群结合,网格巡防做实防控体系。栖凤社区广泛动员“双报到”党员干部、小区保安、治安积极分子等社会力量,组建5支共130余人,统一服装的“加油多点萤光”义务巡逻队,形成“党政主导、公安牵头、部门联动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”的工作合力。今年以来,共开展巡逻防控50余次,盘查30余人,有效制止违法行为3次,服务救助群众12次,调解矛盾纠纷4起,发现督促整改隐患18处。
推行沿街商铺试点。为推动商圈和谐、健康发展,填补管辖盲区,以栖凤社区市府大道沿街184家商铺作为试点,以10至20家商铺组合为一个“十联铺”单元,签订群防群治责任书,建立公安+商铺微警务群,并选出联铺长协助管理商圈,做到一铺有事,其他铺及时响应,大力推进“十联铺”社会治安联防、安全隐患联排、矛盾纠纷联调、环境卫生联治、诚信经营联建“五联”工作法,调动商户们积极参与网格商圈建设,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,实现“自治”强基础、“法治”强保障、“德治”强教化的目标。目前,184家商铺划分成8个“十联铺”,选出联铺长8名。
自最小防范单元机制运行以来,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1起,接报警情同比下降37.6%,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3.75%,行政案件同比下降25.9%;矛盾纠纷排查同比上升68.5%,矛盾纠纷化解、回访率达到100%。(杨秀钰)
关键词:
Copyright@ 2015-2022 起点文娱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